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45章 (第2/2页)
洲回来了,过年你要回桐县吧?” “......看看吧。”花雅没给肯定回答。 电话那头于佳阔沉默了几秒,“其实这么多年没见,我们都挺想你的。” 高考那年,他填志愿填了西北地区的大学。 人总是带着逆反的心理,在南方待久了,他挺想去北方看看,再广阔一点儿地说,世界这么大,他哪儿都想去看看。 他远离了故乡的那片海,却走到了另一片海,那片金黄带着灼热的海,太阳西下也不会燃烧的海。 西北旷野的风吹在脸上并非轻缓柔和的,而是带着沙砾粗糙的干涩,站在沙丘张开胳膊去拥抱大西北独有的柔情,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。 于佳阔知道他在非洲出事儿后,急得像热炕上的蚂蚁,差点儿辞职飞到酒泉来看他有没有受伤,他好说歹说才将人劝住。 毕业后各奔东西,年少时的老友再没碰过面,只是在微信上寥寥几句,彼此知晓有自己的事业和理想要奋斗。 “我也想你们。”花雅低声说,“今年能回来的话,一定回来。” “行,回来哥几个好好聚一聚,”于佳阔爽快地说,“回家的路上注意安全,替我给奶奶上柱香。” “好。”花雅应道。 广播通知航班起飞。 踏上回故乡的那一趟航班,花雅心中油然生出近乡情怯的感觉,自从他援非过后就再也没有回过一次桐县。 故乡没有故人,回去也没有什么意义。 有人说,坐上飞机降落平安。七年了,他飞了很多地方,没有那个可以报平安的人。他手机开了飞行模式,电话也就打不出去了,信号散落在丝丝缕缕的云层上。 “我还是大学去海边玩了一圈儿,”席恒说,“但不是去的海南,是山东的青岛,人生中第一次看海那种心情,激动得不行。” “能理解,”花雅透过飞机窗俯视西北的黄土地貌,“我二十多年才看到雪。” “所以说这就是南北方的差异,”席恒啧了声说,“等以后有时间了,想多走走中国的领土。” “嗯。”花雅轻声应。 “一起吗?”席恒勾起唇角,朝花雅伸出手。 这次,花雅没有拒绝,两个哥俩好似的握了握手,回答说,“行啊。” 从酒泉回桐县没有直飞航班,需要坐车到西宁,然后再转航,一路上挺折腾颠簸的。 这么中转,没有晕机的人都能整出晕机反应来,况且时间还不短。 花雅已经习惯了,习惯只身一人穿梭在每座城市,由先开始高铁线路都看不懂的少年,已经成长出能淡然自若地提着行李箱奔波,哪怕这只是回家的路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