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4节  (第2/2页)
边的沙发。    唐施身形一僵,走过去。    “看了什么?”    “弘一法师。”    “弘一法师的佛学成就多在律宗,不是很熟。”    唐施笑笑:“只是浅薄看了看,我也不是很懂,多看故事和漂亮话罢了。”    “比如?”    “华枝春满,天心月圆。”    祁白严点点头:“写得好。”    “他圆寂前几月写了此悟,好似一切看开,圆寂前却说‘悲欣交集’,又透着对往事深深的眷念,后人看此,真是唏嘘怅然。”    祁白严看着她:“人活着,就有看开的理由;人死时,便觉得不用看开了。”    唐施一呆。这可以算她最近听过最漂亮的话了。    “知道苏曼殊吗?”    唐施点点头。苏曼殊和弘一法师都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僧人,都是情才兼备的文人。她好像突然懂了祁白严接下来要说什么。    人死时,便觉得不用看开了。    “一切有情。”    “一切有情。”    两个人都是喃语,低低的声音合在一起,莫名有一种缠绵的味道。    一时静谧。    祁白严开口:“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。苏曼殊多情,李叔同慈悲,各有造化。”    一生痴癫风流,笑红尘,戏俗世,端的是一个游戏人间的无情僧,圆寂时却说:“一切有情。”    亦怀着对此世界浓浓的热爱。    唐施怅然。    “走吧。”祁白严打断她的思绪,“用饭。”    两个人在寺里用饭,虽然不是和僧人们一起,大鱼大肉依旧是不好的,连着几天,两个人都是素斋。唐施对此没有意见,她平日里就是多素少肉的,而看祁白严用饭时的状态,也是吃惯了素斋的。    唐施习惯性往食厅走,却被祁白严叫住了。    “今天出去吃。”    “嗯?”    祁白严没答话,唐施只好跟在他身后。    两个人出了寺庙,下了山,来到白岩古镇上。    晚上八点多,游人如织,接踵摩肩。唐施看着很是头疼——这么多人!她根本无法想象挤在人群中的祁白严。    这个人,是信仰,是神祇,温和沉默,毫无尘世气息。    处在人群中,显得那么格格不入。    唐施紧紧跟着他,小声道:“……要不,我们还是,回去吧?”    真的好多人。为什么要下山吃?    唐施的声音太小,祁白严没有听到,脚步未停。    唐施只好继续跟着。    走了一截闹市,祁白严带着人右转,进了一条弄堂。弄堂逼仄、潮湿、古旧,弄堂两边的房子,土墙木梁,瓦片深黑。处处透着苍老的味道。走了三四户人家,有一老者在门前剥菜,一边剥一边朝这边看。    祁白严叫道:“魏叔。”    老者连忙放下东西,眯眼道:“祁先生?”    “是我。”说话间已经到了门口,“来晚了,你们睡了吗?”    魏叔站起来,忙将二人引进屋里,“没有没有!你说要过来,老婆子忙着炖汤,你不过来,她才不睡呢!”冲灶房喊道,“老婆子,祁先生来了!”    “哎!”里面应了一声,很快一个头发花白笑眯眯的老人走出来,“祁先生到了啊。不慌不慌,你们坐着,鸡汤马上炖好,你们快坐着吃饭。”    祁白严点点头,往一边侧了一步,把唐施引出来:“这是唐老师,寒假帮着我做法定寺的一些工作。”    “唐老师好。”    “唐老师好。”    对于大字不识一个、和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村人,魏叔魏婶儿对这种高学历的知识分子,有着天然的崇拜和敬畏。    “这是魏叔、魏婶儿。”    “魏叔好,魏婶儿好。”    “好好好……”魏婶儿看起来高兴极了,“唐老师快坐,快坐,我去端鸡汤。”说着擦着手往灶房去了。    魏叔陪着祁白严唐施坐下。    祁白严和魏叔寒暄,唐施就坐在一旁听。虽然插不上一句话,但唐施听得很认真。    唐施和祁白严之间,一直都是有距离的,两个人即便共处一室,也多是沉默以对。两个人的生活没有交集,也没有过去,自然没什么话好讲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