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204章 少鹤诗集的玄机  (第1/2页)
    据陈宇分析,朱显槐之所以借着经商的名义,网罗天下至宝,为起兵造反积累原始资本,那是因为他在楚府宗理的位置上待了三年。    明朝有诸多藩国,楚国作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诸侯国,楚王是具有一定权力的。代理过三年楚王,朱显槐品尝到了权力的滋味。    喜好奢华的他,代理楚王的三年,可以很轻易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。    曾经沧海难为水,被朝廷革职后,他必然心生不满,想要重新执掌权力。    于是乎,他才会借着经商的名义,疯狂捞钱,并十分喜好龙形器物。    他的野心,都在他的行动中,被彰显得淋漓尽致。    奈何朱显槐所处的明朝中期,虽然国力衰退,但国内相对稳定,并没有合适造反的时机。以至于,从壮年时期,朱显槐一直等到了死。    都说英雄造时势,其实是时势造英雄。    比如朱棣,朱元璋不死,他敢表露出一丝一毫的野心吗?    而朱元璋的死,朱允炆的软弱,不正是朱棣后来造反成功的‘时势’吗?    若没有时势相助,朱棣纵有雄才大略,恐怕也只能当一辈子燕王。    朱显槐是否有雄才大略,史书没记载,后人不知道。但从朱显槐墓葬的奢华程度来看,这种人当上大明皇帝,恐怕大明亡得更快。    陈宇摇头,不去多想。帝王将相,才子佳人,到头来不过是一抔黄土。与其伤春悲秋,不如顾好眼前。眼前,陈宇就要开朱显槐的棺。    有陈宇和曹连城两大高手在,朱显槐对棺椁的保护措施不堪一击。    很快,在几人合力下,朱显槐的棺材板子被掀开了。    体型微胖的朱显槐早已化为一具枯骨,身上的华服冠冕随之一同腐烂。    出乎陈宇的预料,朱显槐棺材里干净得很,并没有想象中的超级重宝。    只是在朱显槐的胸口处,有一本经过特殊防腐技术留存下来的古书。    “少鹤诗集?”陈宇轻轻将这本古书拿了起来,翻开第一页。    这一页的字迹和后面的截然不同,明显是朱显槐死后,他的后代给他加上去的,算是朱显槐一段简洁的自我介绍:    《少鹤诗集》,共八卷。明‘武冈王’显槐撰。    显槐,楚端王第三子、愍王显榕之弟,嘉靖十七年封。    楚端王尝自称黄鹤道人,故显槐自号曰‘少鹤’。    嘉靖乙巳,显榕薨,世宗命显槐摄国事,即楚府宗理,三年后革职。    此集乃显槐解政后,所自编也。    关于朱显槐是《少鹤诗集》的作者这件事,《四库全书》有纪录,但《少鹤诗集》从未流传于世过。原因很简单,朱显槐把自己的作品放进棺材里了。    时万打趣道:“朱显槐这么奢华的人,想不到竟会有文雅的一面,不光会作诗,死后贴身之物,竟然是自己亲笔所著的诗集。”    陈宇也很意外,本以为随朱显槐入棺之物,会有什么镇国之宝,没想到是这么一本历史和文学地位并不高的诗集,换成什么《李太白诗集》或许还行。    看完《少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