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050章 罪魁祸首!  (第2/3页)
系列导弹,也不可能出口给m国。    当然。    就算关系再好,要是太穷逼了,也根本买不起。    毕竟一套中大型导弹系统成套卖,动辄就要几十亿美金,而且只含一两百枚导弹。    导弹打一枚就少一枚,存在仓库里平时也需要维护保养。    越先进的武器装备,保养费用越贵,看似一套系统几十亿美金,但从购买到装备再到淘汰,全寿命周期的总成本,至少翻一倍。    试问,像那些一年军费预算都没多少钱中小国家,谁特么玩得起?    也很因为中大型导弹系统,价格过于昂贵,所以当今世界上,很多国家的防空策略,都是以远程雷达警戒、战斗机值班为主。    如果发现有什么不明目标出现,就出动战斗机去识别拦截或驱离,而不会大规模、大范围的装备中大型导弹系统。    而这也是为什么,某些军事强国可以随意的对弱国发起突然空袭,因为弱小国家的远程警戒雷达、对空搜索雷达等,平时工作频率都被摸透了。    一旦需要空袭,直接安排电子战机去干扰致盲,让那些雷达成为摆设,攻击机群自然就畅通无阻的长驱直入了。    当然。    如今的玩法更高端,连电子干扰、超低空突防之类的手段都懒得用了,直接用隐形战机,来去自如,如入无人之境。    总而言之。    这次击落军情局专机的导弹系统,绝不是一般的强悍。    它能顶得住军情局专机的电子对抗与干扰,能持续跟踪搜索和精确引导,能连射四枚导弹在万米高空之上展开饱和式攻击……    能做到这一点的导弹系统,放眼全世界也就那么几种。    这几种导弹系统,不管是自用还是外销,能配备的国家也并不多。    所以……    想要查清是谁家的导弹,击落了军情局的专机,难度并不是很大。    找到作战记录器,提取里面的数据。    分析在之前的电子对抗与干扰中,对方雷达工作频率和变频特点……    分析导弹逼近飞机之前,光电感应探测到的导弹飞行轨迹和末端攻击特点……    数据是不会说谎的。    但问题是……    坠机现场,处于纳比亚境内最大的沙漠深处。    飞机即将坠落,军情局便已经安排人迅速搭乘直升机,深入沙漠去找寻黑匣子。    坠机现场极为惨烈,专机犹如被拍扁在沙漠上,都碎成零部件了。    而且黑夜里找寻,难度就更大了。    说不定,发射导弹击落军情局专机的那神秘势力,也会跟着去寻找,找到黑匣子‘毁尸灭迹’,毁掉证据。    而截止到目前为止,军情局老杜那边,安排的人早已抵达现场。    虽然暂时只找到会主动发光、发出无线电信号的fdr飞机数据记录器,其他两个还没找到,但还没有遇到什么人跑来捣乱。    最麻烦的,还是这专机摔得太碎了。    各种零部件散落面积太宽,有些碎片在坠地撞击中,深深陷入了沙里。    所以一时半会儿,肯定找不到另外两个黑匣子。    但即便还没证据,军情局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调查进展。    首先。    m国是最先排除的。    因为不仅在核弹头失窃案上,大家还是合作关系、是友军。    更因为一个国家的军用飞机也好,民用飞机也罢,都是国家的象征。    岂能随随便便就将它击落?不怕引发外交纠纷,甚至是战争吗?    而且m国的爱国者pac导弹系统,性能先进但也价格昂贵。    一套系统至少有三台车,通信指挥车、雷达车、导弹发射车。    m国今晚大举增兵,是为了在塞雷克围追堵截,找到那两枚失窃的核弹头。    找雇佣兵和核弹头而已,带导弹系统来干什么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